发布时间:2023-11-30 07:01:46
来源:微商品牌网 作者:佚名
图①:浙江省建德市黄泥墩村农户在田间使用微滴灌草莓。 人民视觉 宁文武 摄
图②:广西贵港市雁塘村,喷灌设备给糖橙果树浇水。 人民视觉 于向泉 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一方面,粮食连年丰收,但另一方面,水资源约束日益紧张。 如何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
近日,记者在河北、陕西、甘肃等地调研发现,各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走出了一条节水、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农业。
浇地变成“浇庄稼”,节水灌溉技术扎根
田野上覆盖着一层绿色。 河北省衡水市武义县朱庄村种粮大户朱同忠在浇完冬水后松了一口气。 “两天多的时间,1300多亩小麦就完成了。”
田野上散布着电机驱动的井屋。 “浇水时刷卡,井就会自动放水,我们再也不用日夜守着水了。” 朱同忠说,以前大家都在浇地,现在十几个人就拥有了上千亩地。
朱同忠使用大田滴灌设备。 “滴灌管埋在地下,水直接流到麦苗根部,从浇地变成‘浇庄稼’。每季亩地用水量从80立方米减少大约60立方米。”
节水账户与增收账户相连。 “现在我们可以灌溉土地,节水省工农艺节水,发展规模化经营,我们有信心。” 朱同忠与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签订托管合同,“田间保姆”提供节水品种、绿色肥料、机械化收储等,凭借长期的服务和节省的水费,每亩土地成本降低300多元,小麦单产由800—900公斤提高到1200公斤左右。
武义县是粮食大县,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 为解决粮食和水的矛盾,该县鼓励农民采用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 全县农业用水量从2013年的1.17亿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9447万立方米。
“农业是我国第一大用水户,201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3682.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1.2%,部分地区甚至超过90%。”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当前农业灌溉总体用水效率不高,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农业灌溉面积的30%。有效灌溉面积。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潜力巨大。
在政策引导下,一大批节水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石羊河流域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 过去,由于无序用水,石羊河长期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水退沙进,两片沙漠几乎合拢在一起。
节水使石羊河流域重新焕发活力。 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南水村,温室里科技感十足。 “水肥一体机开启后,营养包直接‘喂’到根部,番茄幼苗生长旺盛,用水量比以前减少一半左右。一个大棚的毛收入就三万多块钱了。” 村民在相册中表示,购买滴灌设备有补贴,技术指导也能跟上。 洪水灌溉已经不够了,必须采取节水措施。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利局局长康德奎表示,政府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节水关键技术,组织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全流域已完成大田滴灌、温室滴灌等田间节水改造工程。 296.98万亩,2019年石羊河流域总用水量比2006年减少6.3亿立方米。
从大水漫灌到高效节水,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走向集约化。 水利部下达小麦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推广一批成熟的农业节水技术和产品,推动支持大中型灌区续建节水改造。 “十三五”以来,中央每年安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000万亩,重点支持华北平原、西北干旱地区等地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 2019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9,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以水决定产量,将减少耗水型作物的数量,增加节水型作物的数量。
用水的变化不仅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缺水地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一道考试题目出在地处渭北干旱平原的陕西省礼泉县面前。 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6立方米左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
老果园已有30多年历史。 苹果品质恶化,产量大幅下降。 可以发展哪些新产业? “我们可以种植任何不需要水的东西。” 四年前,实德镇石南村爱上了大棚蔬菜。 村党支部书记何成龙说,“水利部门免费配备了大棚滴灌设备,一茬蔬菜每亩只需要十几立方米的水,但收入却近万元。”
如今,市南村占地1200余亩的蔬菜产业园已建成,村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大棚承包等方式参与其中。 “以前吃饭靠天吃饭,靠辛苦挣不到钱,现在靠种大棚蔬菜一年能挣7万元。” 村民薛北站承包了两座大棚,大棚里一排排西红柿、黄瓜长势良好。
军马镇富官寨村种植了260亩耐旱葡萄品种——阳光玫瑰。 “今年葡萄收成不错,直接销往广州等地,平均每斤价格在16元左右,一级果品可以卖到40元。” 陕西悦堂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崔万英说。
“村里缺水,我们就千方百计节约用水。” 崔万英说,“葡萄需水量相对较少,基地配备了水肥一体机,每亩地用水量从70立方米减少到13立方米。肥料搭配合理,养分更容易吸收,长出的葡萄大小均匀,颜色鲜艳。
“我们把节水作为结构调整的指挥棒。” 礼泉县水利局局长宁斌表示,葡萄、樱桃、石榴等节水品种已陆续推出。 目前,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万亩。
发展农业,必须以水定产、以水计量。 “只有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轻高耗水作物压力,扩大耐旱作物种植面积,才能不断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国家农业水利厅主任徐文海说。水利部节水办公室。
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特色作物、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产业不断涌现。 凉州区清水镇河西村的温室里,鲜花盛开。 明阳合作社负责人刘涛表示,花不贪水。 他们每20天浇一次水,一次只用6立方米。 一亩鲜切花可收入2万多元。
田间“加减法”,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 2016年至今,全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从616万亩扩大到3112万亩,试点省份从9个增加到17个。五年来,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面积超过1.1亿亩。 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近1.5亿亩。
机制节水、协会管水、水价改革驱动节水革命
冬灌时节,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支屯村的麦田里没有忙碌的身影。 喝足水的麦苗正准备来年返青、拔节。
“以前,用水高峰期一到,大家就得抢水。” 支屯村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李文超感叹:田地里铺设了长长的水管,井里不断地抽水; 泵站、沟渠年久失修,一路漏水。
元氏县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水资源十分匮乏。 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 成败取决于水,于是村民们纷纷打井,全村打了70口井。 农田水利设施无人管理,地下水过度开采,灌溉浪费严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元氏县成立了县乡三级农民用水者协会。 “你浇地,我负责,少用就补贴,多用就罚款。” 李文超表示,水利设施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协会统一管理、维护、收费。
用水者协会统一规划,将村里70口水井减少到12口,同时修建出水口1800多个,铺设地下水管道3万多米。 “出水口建在田边,村民用智能卡给地面浇水,用水量实时显示,浇水有序,用水量少。” 李文超介绍。
目前,元氏县已有155个村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农艺节水,形成了近800人的基层管理队伍。 通过科学管理,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76万亩,地下水位年均上升2米以上,年均节水超过1000万立方米。
农业水价改革深入推进。 元氏县每亩土地核定用水量172立方米。 用水量超标的,每立方米水价上涨1分钱; 如果节约用水,每立方米奖励3.5分钱。 “村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很高,不再用洪水淹没田地,而是用塑料软管将田地一一浇水,人均用水量减少了一半。” 李文超说道。
水价“杠杆”驱动节水革命。 江苏省东台市1452个灌溉站全部实施计量,发放农业取水许可证243个。 稻田灌溉年节水1747.8万立方米。 陈明忠表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从局部试点示范推进到全面推广,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逐步建立。 全国累计改革实施面积已超过2.9亿亩。
“农业节水需要较长时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高不同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重点研究和推广节水技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行业监管,并形成“谁节约用水,谁受益,谁浪费”。“谁受到惩罚?”徐文海说。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