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3 02:00:16
来源:微商品牌网 作者:佚名
惠康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期占据一席之地,并与一汽、江淮等车企形成配套关系。 这让外界认为,此次收购和康新能源是美的重返“汽车制造圈”的信号。 然而,之前奥克斯4000万“吸取教训”,后来格力还在“苦海中挣扎”,美的为何要“再次涉水”呢?
■美的二次进军汽车制造
这并不是美的第一次想要造车。 早在2003年,美的就高调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从乘用车入手。 当时,由于汽车行业的高利润率,整个制造业掀起了“汽车热潮”,手机、家电、烟草等行业巨头纷纷试水。 美的签约20亿元“云南美的汽车一体化项目”; 奥克斯集团出资5000万元收购沉阳双马汽车95%股权。 波导、五粮液、红塔也投入大量资金涉足汽车领域。 资本和企业不断涌入,新能源汽车势头强劲。
在接下来的三年左右时间里,美的集团动作最快,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打造了美的两大客车制造基地——昆明新基地、长沙新基地具备年产1万辆乘用车整车及专用底盘的制造能力。 并设定了“3至5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客车制造商”的目标。
“2009年,比亚迪收购美的长沙汽车生产基地”
但由于市场判断失误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美的集团于2008年初修改了三年规划,在2010年实现1200亿元的蓝图中,不再提及汽车业务。 同年,美的正式宣布暂停造车项目,首次进军造车行业失败。 2009年,湖南省长沙市政府斥资1.08亿元收购美的三湘客车公司长沙生产基地; 比亚迪投资6000万元接管美的长沙汽车生产基地,生产电动大巴及底盘。
在这段汽车制造时期,美的坚持了比较长的时间,而另一家家电巨头奥克斯只短暂涉足汽车制造行业两年,早在2005年就退出了汽车制造行业。奥克斯发言人黄江伟总结道格力冰箱的故事,“奥克斯是一个汽车梦想,这个梦想的价格是4000万元。”
与奥克斯全线退出不同,美的集团一直在“潜伏”,并没有停止谈论其造车计划。 2016年,第二届亚洲消费电子展上,美的携手安吉星,将触角伸向汽车互联网。 这也被业界视为美的集团在汽车领域“卷土重来”的信号。 这笔7.4亿元的一次性投资,无疑是美的重返汽车行业的决心。
尽管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姜鹏表示,“至少目前我们不考虑造车”。 此次收购更多考虑的是行业的协同和整合,包括和康新能的高低压变频、伺服等业务与美的集团业务布局的协同。 不过,外界依然相信美的会在造车上“东山再起”。
■和康新能是谁?
第二次入宫的美的集团在汽车制造领域的选择显然会更加谨慎,这也让外界对和康新能源更加好奇。
企查查资料显示,和康新能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的公司。 从其披露的工商信息来看,其经营范围还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及其充电桩产业链运营。
与格力选择汽车厂商银隆不同,美的再次进军汽车行业时选择从零部件企业入手。 目前,惠康新能源相关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多家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方面形成配套关系。
这有利于美的集团的投资。 2020年3月25日公告当天,和康新能源股价触及涨停,美的集团股价也上涨3%以上。 和康新能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进入美的集团体系,借助美的集团优秀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业绩。
随后,和康新能源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持续上涨,也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4月7日,和康新能源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其在4月10日前补充提供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具体内容,近三年是否实现营收、利润及占比等。多年来,同美暖通等都针对该业务的未来发展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或安排。
目前,和康新能源尚未对询问作出回应。 当进一步的营收信息公布时,我们或许会对和康新能源以及美的收购它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
■家电行业为何热衷“造车”?
传统家电企业与汽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可以追溯到1996年。20世纪90年代,安徽扬子集团减少了家电项目的比重,专注于国内大型汽车企业和乘用车行业。 随后,春兰、奥克斯、河南新飞、山东小雅等一大批家电制造企业纷纷涌入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2011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才将目光转向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他创办的南京金龙客车成为家电企业成功移植到汽车行业的第一例。 2019年11月,黄宏胜随后进军乘用车,成立天美汽车。 首款车型BE11正式命名为ET5。 新车定位纯电动中型SUV,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销售。
《天美汽车ET5(参数|询价)》
可以说,家电企业在汽车领域“几乎全军覆没”。 美的为何选择此时强势入场? 很大原因可能是他们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2017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后格力冰箱的故事,美的集团主营业务增速明显放缓。 2018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96.65亿元,同比增长7.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亿元,同比增长17.05%。 其中,包括厨房电器、冰箱、洗衣机及各类小家电在内的消费电器业务实现营收1029.93亿元,同比增长4.3%,占美的营收比重由41.02下降% 至 39.66%。 可见,美的集团消费电子业务的增长出现疲软迹象。
汽车空调业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美的、格力等企业虽然在家用空调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在汽车空调市场却很难排名。 汽车空调重要部件压缩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 当汽车从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时,空调制冷的动力来源也从发动机变为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给汽车空调领域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的是从零部件起家的。
如果美的能以此切入汽车空调,投入产出比将是巨大且积极的。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一台汽车空调售价2000元,如果美的能获得1000万台订单,市场将价值数千亿。 与数十亿的投资相比,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当然,格力也想吃这块蛋糕,两者之间的“战斗”将从家电延伸到汽车。
“美的集团也想加入智能汽车生态圈”
除了空调业务,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升级,智能汽车生态系统也是车企着力打造的一大“卖点”。 利用汽车等移动智能终端,可以与美的智能家居产品和消费生态相结合。 开放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尤其是近年来,美的集团以“全球科技集团”的标签活跃于市场。 一方面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 另一方面,美的集团还与上汽通用安吉星就智能家居和车联网应用达成战略合作。 此次,其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入,并明确进军物联网整个生态系统的态度。
■全文摘要
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在一次分享中提到:“任何企业发展的第一条曲线,一定会遇到一个极限点。一旦极限点出现,企业的增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不创新,你就会陷入困境。”会死,但创新可能会找死。” “,这就是管理与创新的困境。”如何平衡与创新,是管理者需要深思熟虑的。在美的集团现有主营业务接近天花板之际,寻求突破是必然的。做出选择后,如何做出进一步的选择,确保新的选择能在几年内维持下去,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普通看客来说,美的与格力之间的“战争”,从家居领域蔓延开来。家电到汽车行业,已经足够“吃瓜”很久了,当然,后续的故事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