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2 08:33:17
来源:pinpaiworld 作者:佚名
随着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打赢“扶贫攻坚战”,保险机构也纷纷行动起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保险机构的精准扶贫方式正趋向多元化,从捐款、捐物与向贫困地区居民赠送意外保险、医疗保险等,到研发“保险+期货”产品确保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不因自然灾害与农产品滞销而下滑,再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产业扶贫。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机构扶贫方式趋于多元化的同时,围绕扶贫效果的争议也如影随形。
“我们听到一些人士对保险机构扶贫效果的评论,包括保险机构将产业扶贫变成高价采购+内部消化,并未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产业形成自力更生式的良性发展模式;以及捐款、捐物、送保险等行为尽管有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数量下降,但并未改变当地居民因病返贫,因意外致贫的根本现状。”一位保险机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他看来,精准扶贫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很多事需循序渐进才能真正达到扶贫的最终目标。
不同的精准扶贫路径
大型保险公司与中小型保险机构在选择精准扶贫路径方面,可谓泾渭分明。具体而言,大型保险机构更聚焦打造“前端提供扶贫资金+中端分担生产风险+后端打通产品销售”的产业扶贫闭环,中小保险机构则侧重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优先解决贫困地区居民的燃眉之急。
“保险企业开展精准扶贫,应当充分发挥保障主业优势和业务协同优势。”太保集团副总裁马欣在近日举行的银保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险企业有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天然属性,与扶贫理念天然契合,能发挥杠杆和资金融通功能,放大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激活贫困地区扶贫产业链。
平安财险则通过“信用保证保险+贴息模式”,吸引多家合作银行向贫困地区农产品企业提供扶贫贷款,带动当地农产品产业发展。
“还有的大型保险机构整合多方资源,引入‘保险+期货’的产品机制,解决贫困农户因自然灾害导致歉收,以及农产品滞销所造成的收入下滑问题。”一家大型保险机构负责扶贫业务主管指出。
在他看来,当前保险机构拓展产业扶贫路径的最大挑战,主要是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难以解决。此前他所在的保险机构曾计划与第三方电商渠道合作,拓宽相关农产品销路。但在实际操作环节,这类农产品很快淹没在大量商品海洋之中,导致销路不佳。最终保险公司内部决定,自己先大量采购贫困地的农产品,通过鼓励员工认购、作为“福利”送给用户等方式进行内部消化。
相比而言,中小保险机构更侧重于首先解决贫困地区居民生活的燃眉之急。
一位中小型保险机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他们内部正考虑开发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精准扶贫型金融创新产品,帮助贫困地区居民收入不受自然灾害与产品滞销的负面冲击。
“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主要是缺乏足够的当地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等数据,相应保险产品缺乏精准风险定价模型,因此公司正考虑容忍相关保险产品在一定幅度内亏损,解决贫困地区居民收入不稳定的痛点。”上述中小型保险机构人士透露。
精准扶贫效果争议
尽管保险公司精准扶贫模式趋于多元化,但业界围绕扶贫效果,始终存在不同意见。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中小保险机构侧重捐资捐物的做法,虽然短期内有助于减少当地贫困人口数量,帮助地方政府部门完成政绩考核指标,但这种做法深层次上并未解决当地居民因病返贫、因意外致贫等问题。
一位保险机构人士向记者坦言,其所在公司在决定捐款、捐物前,也考虑过在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计划,但要构建产业扶贫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需先在当地培育一批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再通过组织化、规范化生产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培育企业成长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这段时期内,我们会优先考虑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燃眉之急,逐步推进产业扶贫进程。”该保险机构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大型保险机构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相应的规模效应,关于扶贫效果的争议同样没有停歇。有业内人士指出,保险公司的产业扶贫,正变成“高价采购+内部消化”,即保险公司高价采购当地农产品,优先确保当地农户收入提高;而相关农产品则采取“内部消化”等方式处置,相应的采购销售亏损全由保险机构内部承担,这种操作模式使产业扶贫过度依赖企业补贴行为,并未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农业实现自力更生式的良性发展。
多位保险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也有客观原因。因为多数贫困地区农产品要打开销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市场孵化。在此期间,保险机构只能先通过高价采购,才能鼓励农户扩大生产的积极性。
“其间我们也在考虑整合更多的农业科技资源,帮助农户改善种植技术以提高品质,令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早日打开市场销路。”上述大型保险机构负责扶贫业务的主管直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