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8 10:19:37
来源:pinpaiworld 作者:佚名
盛夏之际,垃圾分类热度与日俱增。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到明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46个重点城市中,80%以上对垃圾分类采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多数城市在投放桶站设置了一排4个垃圾桶。但在北京的一些小区,仅放置绿、黑两种垃圾桶,居民投放垃圾更为简单方便。
“居民只需记住三句话:有废品,找绿猫;可腐烂垃圾投绿桶;垃圾袋、其它垃圾投黑桶,就能完成垃圾的正确分类和投放。”今天(8日),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下称“天天洁公司”)总经理、东花市街道垃圾分类全覆盖体系服务企业负责人刘权说。
刘权同时担任北京再生资源旧货行业协会的副会长。他告诉记者,东花市街道开展垃圾分类遵循的是“资源回收、干湿分开”的基本技术路线,通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厨余垃圾运行体系”的两网融合,做到干垃圾(再生资源)资源化遏制增量,湿垃圾(厨余垃圾)资源化削减存量。
“生活垃圾结构中约20%是可回收利用的干垃圾(再生资源),约30%是可以分离出用于生化处理利用的湿垃圾(厨余垃圾)。”刘权说,通过两部分垃圾的资源化可实现进入垃圾焚烧、填埋设施垃圾量的减少,但前提是要实施垃圾分类。
2016年初,东花市街道在花市北里西区社区,选择5栋居民楼共518户居民试点开展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经过近两年的试点运行,最终确定了“两网融合”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运行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专业企业天天洁公司参与垃圾分类体系的全覆盖建设和运行,服务居民户达到23000户。2018年4月,东花市街道“绿猫”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正式启动。
刘权介绍,生活垃圾分类既要方便居民参与,又要不断提高分类处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形成居民与服务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东花市街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设计及运行突出一个“简”字,目的是让居民感受到一个“易”字。引导居民用“易不易腐烂”辨识是否是厨余垃圾,单独投放,单独收集。同时,提醒居民“裸投”,即装垃圾的袋子要投放进“黑桶”。
按照东花市垃圾分类处理的流程,厨余垃圾由“投放桶”经服务人员整理后转运到“收集桶”集中,一线服务人员与物流人员互相监督,保证送去处理的厨余垃圾纯度达到97%以上,形成“投放桶-收集桶-物流车-处理中心”的厨余垃圾分类质量管控闭环。
可回收物则采用APP呼叫上门回收的方式。刘权介绍,每个一线回收人员手机里均安装有“绿猫”智能回收系统。以居民呼叫时间为基准,一线服务人员接到呼叫信息后需在2分钟内回复信息,20分钟上门,40分钟完成回收。
如果一线回收人员没有在关键时间节点完成操作,后台管理系统会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信息,超时的回收信息会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措施。回收时,对每种可回收物进行称重,并录入智能回收系统(回收单价已嵌入),系统自动生成结算清单。居民对结算清单进行确认后,绿色存款(回收货款)自动进入居民绿猫APP绿色账户。居民可在APP进行再生产品兑换、爱心捐赠或提现到支付宝。
回收服务时间为每天下午1点至晚9点,为上班族交售再生资源提供方便。刘权介绍,再生资源上门回收后运往回收站点(绿猫屋)暂存,经专用物流车辆运往再生资源专业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对回收品类进行更加精细分类并对前端回收质量、重量进行检验,形成“上门回收-绿猫屋-物流车-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全流程可回收垃圾分类质量管控闭环。
截至目前,东花市街道已设置厨余垃圾投放桶站204个,厨余垃圾收集点1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3个,配备了12辆厨余垃圾收集专用三轮车、13辆再生资源回收专用三轮车。厨余垃圾分出量从2018年初的每月60吨上升到目前的每月150吨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今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两网融合”下的垃圾分类是发达国家普通采用的模式,职责清晰,体制街接,综合绩效最优,中国也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
常纪文表示,“北京东花市的探索,未必是近期各地实施的模式,但也许是未来中国在发达阶段普遍采纳的模式。”
“北京市每天产生将近2.6万吨的生活垃圾,人均每天1.1公斤,量还在涨。”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介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新修订的条例对单位和个人都明确了垃圾分类责任。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积分兑换”成为北京引导垃圾分类主流方式。比如在北京东城区崇文门外街道,一卷纸70分、垃圾袋100分、盐120分、5公斤大米1000分。有专家测算,居民投40个塑料瓶能换一袋盐,300多个瓶子能换10斤大米;建国门街道在外交部街33号院投放了6个智能垃圾桶,可以进行人脸、指纹识别,还可以刷积分卡。
“对垃圾进行细分类,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城镇固废资源化委员会秘书长张凯此前对媒体说。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张益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生活垃圾产量巨大,分类处理潜在需求旺盛。但目前处理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终端处置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张益介绍,目前使用PPP模式(主要为BOT模式)将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运作的城市主要有北京、苏州等,政府补贴主要包括收运补贴、处理补贴以及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补贴。不少处理企业已开始试水物联网、智能化在收运与厂内运行监管等环节中的应用。而通过产业园模式,如静脉产业园、循环产业园或综合型产业园区,可以将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等协同处置,形成规模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