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09 08:32:20
来源:pinpaiworld 作者:佚名
3年前,高建平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到深圳大学工作。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文化非常丰富,在世界上都比较少见。而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文化发展潜力很大,机会很多。近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高建平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他表示,共建人文湾区,要进一步打破文化隔阂,加强人文交流,推动高校人文社科建设。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湾区,从文学艺术角度看,您认为这种包容性可以为共建人文湾区提供哪些可能性?
高建平: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的发展。例如,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澳门是旅游休闲城市,广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深圳是科技创新之都,等等。共建人文湾区,各个城市的文化发展都要发挥各自的特长。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可能成为我们母语文化的十字路口。这里我想提到一点,有的学者可能特别强调粤语文学,但我认为不太好说,虽然像广州、香港可以以粤语为根基来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但其实在中国文坛,并不真的存在粤语文学、沪语文学、东北话文学或四川话文学,等等。语言的功能更重要的不是体现在口语上,而是体现在区域,过去我们讲京派海派之分,是与不同地域和地方文化、文学家的成分和生活状况、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等相关。同样,在大湾区会形成一个新的各种文学资源和文学语汇的交汇地,如果我们重视这些因素,珍惜它的语言包容度强等特点,那么将会更有力地推动人文湾区的建设。
记者:粤港澳三地的文学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增进互动、互鉴、互补,创造新的文学样式,形成大湾区独特的文学生态?
高建平:跟世界几大著名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然而文化方面还有差距。“9+2”城市群目前虽然各有文化特色,但是比起京津地区,比起上海、南京、杭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文学作为个体情感体验,展现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人学”,是一种很能沟通差异的手段,是一种很好的相互交流了解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展开交流,获得共鸣,消除隔阂。所以,共建人文湾区,我们要注重打破文化隔阂,比如可以创办大湾区文学杂志刊物,加强人文交流,开展大湾区作家的创作交流活动,开展文学史交流。其实就我个人亲身见闻来说,内地与港澳地区在文艺方面,除了专门研究者以外,一般观众和读者对于相互的文艺动态仍缺乏了解。因此,粤港澳三地的文艺交流还要进一步增强,要进一步相互学习、沟通和借鉴。
记者:在文化方面,深圳要如何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为共建人文湾区贡献深圳力量?
高建平:文化建设主要有几个方面,包括建博物馆群,建影视基地,举办演出,以及创办大学等。单就高校来讲,北京、上海、南京都有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水平总体上是相对弱一点。研究型大学本身既是研究基地,又是培养人才之地。过去,深圳人才主要靠全国各地输送,使之成为一个聚全国人才的地方。未来深圳仍然需要沿袭以往的经验,吸引各地优秀人才。但是,只是吸引人才,还是不够的,要自己培养人才。深圳若要发展得更好,就需要建立更好更多的研究型大学。没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就会成为深圳发展的一个短板。只有把短板补上,深圳才能可持续发展。
深圳是大湾区里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与科技实力强,文化实力同样要与之相匹配。就目前来讲,深圳的大学及其人文学科建设,在过去40年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跟“核心引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年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迎来了第一批博士生,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目前,包括深圳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都在努力,力争在人文学科方面有新的进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深圳要为共建人文湾区贡献深圳力量,应该做好几件事:第一,加强大学的人文社科建设;第二,创办国内一流的文学艺术刊物,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交流平台;第三,壮大深圳的文学创作、评论、研究力量,推动形成深圳的人文特色。此外,深圳是科技创新之都,未来也要向文化产业之都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