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简介 服务 声明 投稿 推广
首页 微商 货源 代理 营销 广告
鞋服 箱包 美妆 减肥 个护 珠宝 饰品 母婴 食品 烟酒 保健 餐饮 家电 数码 建材 家居 橱具 金融 培训 环保

绵阳北川:牵住牛鼻子 摘掉穷帽子 过上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0-05-28 10:03:01

来源:pinpaiworld  作者:佚名

原标题:绵阳北川:牵住牛鼻子 摘掉穷帽子 过上好日子

  近几年,通过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紧抓机遇,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在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带领下,打造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努力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主业”的长效扶贫增收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效。


  “哞哞哞……”,在陈家坝镇大竹村肉牛养殖场,一头头肉牛正陆续地被装上车, 在称重后,运往省外销售

  陈家坝镇卓悦瑞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母广元兴致勃勃的说:“今天是贵州的老板到我们牛场来买牛,一共卖了17头牛,每头牛大约是一万五左右,马上装车发往贵州那边去。”

  2018年,通过浙江柯城–北川东西部扶贫协作,陈家坝镇通宝村母广元建起了养殖场,发展到现在,已有300多头肉牛,价值400多万元。

  “肉牛养殖一般是在一年左右就可以出栏,出栏过后,一头牛除去成本4000多元,一头牛平均要赚5000多块钱,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母广元说道。

  同时,当地通过贫困户和村集体保底分红运营模式,建立养殖场与老百姓紧密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变“输血”为“造血”,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母广元表示:“养殖场建起后,带动了周边20多户老百姓在里面务工,一年经济收入做的时间长的2万多块钱,在牛场里长期务工的,一年夫妻要挣6万多块钱。”

  吴家芳是黎山村人,今年58岁,平时在养殖场她的工作就是扫水、铲料、喂牛,就近务工,不仅挣了钱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家里。


  “二千五一个月,包吃包住,离家近又不累,还是可以。”吴家芳说道。近年来,陈家坝镇围绕“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思路,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牵住肉牛养殖产业这个“牛鼻子”,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展了持续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陈家坝镇副镇长杨晓艳介绍道:“2018年,我们通过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肉牛养殖项目,全镇新建了11个肉牛养殖场,现有存栏2000多头。通过这个项目建设,我们每年肉牛出栏可以增加300多头,产值增加700多万,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带动周边老百姓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

  以肉牛养殖为基础,陈家坝镇还创新提出“水果+”高山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把水果种植与畜禽养殖,中药材、蔬菜、牧草种植有机结合,将北川山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还把油菜秆、玉米等秸秆通过养殖场回收进行饲料化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给群众增加了收入。

  针对下一步规划,杨晓艳表示:“将坚持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纽带,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进一步推动畜禽食品加工、有机肥生产等配套产业发展,将养殖园区的粪污进行综合利用,实施种养循环模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内容声明: 品牌世界网为第三方加盟信息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展示的信息内容可能存在所发布的信息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授权的情形、 企业不开展加盟业务。本平台虽严把审核关,但无法完全避免差错或疏漏。 本平台特此声明对免费注册用户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电脑版 广告说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