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0 22:00:00
来源:微商品牌网 作者:佚名
蚂蚁金服为何引发大盘上涨?
原因很简单。 靴子落地。
对于一家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公司来说,最可怕的是什么? “未知”。
遇山修路,遇水筑桥。 天无绝人之路。 但如果分不清是山、水还是悬崖,那就更麻烦了。
此次罚款意味着蚂蚁集团近三年的专项整治已经结束。
放开路吧所以这是“好消息”。
蚂蚁集团为何要受到监管?
原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是“安全”。
蚂蚁集团最赚钱的业务是信贷。 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促成的信贷余额为2.15万亿元(消费信贷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4217亿元)。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大大超过国内所有银行的单一规模。 相比之下,“宇宙银行”工行的信用卡应收账款+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不足1万亿。
规模本身还不是关键。 更重要的是资金来源——
这2万亿中,2%来自蚂蚁小贷资金,另外98%来自百余家合作银行的投资以及自有信贷资产的证券化。
所以这个模式就是:蚂蚁提供流量,做风控,商业银行提供资金。
因此,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蚂蚁集团与100多家商业银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合作发生黑天鹅事件,100多家商业银行可能同时卷入系统性风险。
而且网商银行、花呗、借呗等借助支付宝的支付数据和流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这种内部生态的交叉混合有点类似于影子银行。 一旦快速增长,就会让监管体系之外的人“信用扩张”过大。 这是监管所不愿意看到的。
蚂蚁集团不再是小蚂蚁,而是成为房间里的大象。 监管戴上“缰绳”——纳入现行监管体系还是安全的。
蚂蚁集团被监管以来,做了哪些整改?
除了完善公司治理、加强消费者保护之外,关键词就是“金融去杠杆”,即科技与金融的分离。
首先,蚂蚁集团的金融业务全面受到监管。 花呗和借呗业务于2021年6月从蚂蚁集团全面剥离,并入新成立的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是名副其实的正规军,完全融入中国的监管体系。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而且,你的花呗记录和银行贷款信息一样,完全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同时,科技与金融断绝关系,蚂蚁集团回归技术服务角色,银行融资贷款的主导权回归银行。 去年7月,银保监会的一份文件规定,出资的商业银行也必须承担风控责任阿里巴巴 银行牌照,不能完全外包给蚂蚁金服。 以往“蚂蚁提供流量做风控,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近两年,不少网友发现蚂蚁金服的“借呗”名称已改为“信用贷”,并且在信用贷中还明确说明信用贷服务是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
科技与金融分离的另一个要求是蚂蚁集团回归支付本源。
比如,如果你使用支付宝时不小心,默认付款方式就会变成花呗,不知不觉间你就借到了消费贷——
因此,监管机构要求蚂蚁金服将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断开连接,并纠正在支付环节嵌入信用服务等违规行为。
此外,一些副业行为必须停止,并变得“有序”——可控、合规。 其中,可控是核心,合规是要求。
举两个例子,一是个人信用报告。 以前我们借花呗或者借钱的时候,都要看蚂蚁金服的评分。 蚂蚁芝麻评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在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平台上的行为,比如资金流向、购物行为等,这些个人肖像评分是直接给予金融机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个人信息权。
因此,从2021年开始,监管机构要求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脱钩”——这项业务必须通过个人征信机构来做,以提高征信信息的标准化,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蚂蚁如何反应? 与信用报告机构联系,并尝试通过投资股票来获得个人信用报告许可证。 2021年11月,央行宣布受理持有蚂蚁金服35%股份的钱塘征信公司的个人信贷业务申请。
另一个是通知中提到的“黄虎宝”关闭。 为什么? “皇保”本质上并不是保险,而是一种网络互助计划。 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必须备案,为监管机构审查保险合同的合规性、潜在风险和消费者保护问题做好准备。 互助平台上的协议是平台单方制定的,平台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更改,属于监管灰色地带。
平台监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此次除了蚂蚁之外,腾讯旗下财付通当天也收到了30亿元的罚款。
2022年3月11日,我们邀请中央党校郭强教授进行直播《四面八方风平浪静——党代会之年全国两会精神观察》解读两会精神。 当时,郭教授对平台的监管逻辑进行了经典的十八字总结。
“政治领域红灯,社会领域黄灯,经济领域绿灯”。
经过三年整治,该禁的红灯全部禁了。
过去一年,各大数字平台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政策信号的变化。
2022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治,进入常态化监管。
例如,2023年1月16日,滴滴APP重新上线。
“专项整治已完成,进入常态化监管。” 这句话非常重要。
专项整治就像临时消防队,主要解决一些问题或违法行为,而常态督察则是为了固定专项整治的结果,形成制度化、法制化的安全网。 这样就可以划定清晰的法律和政策底线,让平台企业在这个范围内积极发展。
只有制定明确的规则,平台公司才能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样,平台运营的不确定性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平台也能松手、明确方向。 在规定的范围内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蚂蚁集团与阿里巴巴的关系如何?
过去三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慢慢分道扬镳。
蚂蚁集团与阿里巴巴不存在股权关系。 今年1月,马云在蚂蚁集团的投票权从53.46%下降至6.208%。 他不再是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也不再是阿里巴巴或任何其他股东。 不控制蚂蚁集团。
2022年7月25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在“共享”数据8年后,双方同意终止《数据共享协议》。
一天后,阿里巴巴2022财年年报显示,蚂蚁集团管理层相关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而且,阿里巴巴还修订了《合作伙伴协议》阿里巴巴 银行牌照,调整了合作伙伴选择资格,删除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方,或与其有重大关系的特定公司(如蚂蚁集团)。 连续服务五年以上者,有资格进入合伙企业。 人类术语。
因此,阿里巴巴一步步完成了与金融企业蚂蚁金服从数据到治理的分离。
一旦砍伐完成并获得监管部门批准,蚂蚁金服就可以合法接受监管。
如何理解蚂蚁集团被罚后回购股份?
收到罚款次日,蚂蚁集团发布公告称,为补充员工激励池以持续吸引人才,并进一步满足股东流动性需求,将以自有股份回购现有股东的部分股份。资金。 回购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7.6%。
这也说明,蚂蚁受到惩罚并不是一件坏事。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在媒体、金融等监管严格的行业,监管红利总是短暂且代价高昂的。
很多时候,“有人管”是“长寿”的前提。
金融业务是一个监管较强、“有序发展”的行业,因此蚂蚁业务线的隔离、切割和厘清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蚂蚁集团收到罚款,意味着其已经交出了近三年整改的成绩单,走上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之路,这也为下一步的上市等计划做好了铺垫。计划。
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强监管下,蚂蚁的杠杆率上限很低——
目前,蚂蚁金服增资后的资本为185亿。 按消费金融公司固定贷款杠杆率13倍计算,自营贷款规模约为2400亿。 这也意味着估值难以恢复昔日辉煌。
当然,也不要低估一家拥有巨大流量的科技金融公司的业务创新和营收能力。 如果外部环境足够好,这种企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就会更强。
主要撰稿/慧轩 编辑/姜岩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