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2:01:45
来源:微商品牌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广播网北京10月21日电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人广播网》报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也是当前食品安全的话题之一。人们最关心的。 德国媒体近日围绕食品安全话题发起全国性讨论。 现在我们连线德国《全球中文广播网》观察员薛成军。
主持人:食品安全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了。 德国民众为何突然对此展开讨论?
薛成军:据德国媒体披露的统计,德国每年有数百万吨所谓过期食品被当作垃圾扔掉。 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而且在这些过期食品的运输和加工过程中。 它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许多德国人认为德国食品,这与德国极力倡导的环保、节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通过媒体的参与发起了一场大讨论。
主持人:但是既然是过期食品,如果不作为垃圾处理,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薛成军:如果食物确实不能食用,就必须作为生活垃圾处理。 但问题是如何界定不能继续食用的食物。 德国食品的日期标注与中国不同。 一般不写生产日期,而是直接标注最短有效期。 也就是说,明确注明产品将于某年某日失效,可以充分保证质量,但很多食品实际上比商家标明的保质期要长得多。 这样,很多已经过了保质期但实际上还能食用的食物就被扔掉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实际的保质期比食品上标注的期限要长。 这是否意味着商家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延长销售期限?
薛成军:对德国食品,就是这个问题。 德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相应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处罚也极其严厉。 对因食品问题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和个人采取零容忍态度。 因此,商家不会冒这个风险。 然后,在某种产品过期前几天,商家会大幅降价,但绝不会出售过期产品。 他们宁愿提前保质期来保证食品的质量,也不愿延长保质期。 我们也看到了这样做的结果。 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但也产生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新问题。
主持人:目前德国民众的主流观点是什么? 讨论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吗?
薛成军: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结果,还在讨论阶段。 我也在广播中听到了一些讨论。 总体而言,许多德国老年人认为,目前的最低保质期应该继续执行,食品安全即使造成浪费也必须放在首位。 不过,年轻一代的德国人普遍认为,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保质期可以适当放宽,甚至有人举出吃过过期食品没有任何问题的例子。 嗯,我自己也吃过过期两周的酸奶,确实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 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买东西成堆地塞进冰箱。 我很少仔细检查保质期。 只要没有发霉、没有变质,我就可以吃。 有的话就吃吧,但前提是必须是过期的,而且不是质量不好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通新闻热线,登录平台或拨打热线电话,第一时间反馈您手中的新闻线索,我们将派记者前往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尽快地。)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